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专家一席谈》每期邀请一位专家独家分享,专家观点独家发布。本期奥咨达临床试验专家辉哥特别为大家分享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心得体会,为您剖析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辉哥概况:
奥咨达临床营运部总监
● 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硕士
● 10余年药物临床和器械临床经验
Q=小编 A=辉哥
Q:又到了对话专家的激动时刻,欢迎辉哥作客本期《专家一席谈》。您这次特别为大家带来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个人体会与经验分享,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呢?
A:谢谢大家!从临床试验领域一路走来,我见证了药物临床试验从起初的宽松到逐步规范再到“722风暴”任意肆虐的历程。痛定思痛,直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大家同样无法乐观。可以看到,近年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14年到2016年医疗器械诸多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GCP的颁布实施,到各类型产品注册技术引导原则的推出、再到各省局器械临床试验核查公告的密集发布都昭示着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的监管趋于严格。大家医疗器械实验人是否做好了应有的准备呢?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个人从业10余年的体会和经验,一起探讨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现状及问题。
Q:那么,目前咱们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现状如何呢?
A: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
1、医疗器械GCP意识亟待提高
真正接触国内医疗器械客户还是今年,以前企业承接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多为外资项目,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对临床试验的认知与药物临床相差无几。那时,对于器械临床试验的感触还比较浅显,只是简单的认识到器械临床试验整体操作起来相对容易,没有药物临床试验繁杂的检查和程序。
随着与国内客户接触的频繁以及不断参与企业项目的竞标,对国内器械客户的认识才逐渐深刻。国内医疗器械研发企业的决策层大部分都没有医学背景,导致他们对器械临床试验的重视度严重不足。企业首要目的是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尽快的注册上市。至于临床试验,他们丝毫没有科学、严谨的理念,更缺乏GCP意识。为了生存,承接器械项目的CRO恶性竞争、竞相压价。试想,如果大家整个器械领域的认知都停留在这样一个水平,那么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的提高将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器械临床意识的提高离不开CRO同仁们的不断努力,离不开国家日益规范的器械临床试验质量要求。
2、医疗器械临床困境
无机构选择的尴尬:
国内医疗器械品种多为低附加值品种,产品的创新性严重不足,导致研究机构对其兴趣度不高。另外,随着药物核查风暴的愈演愈烈,临床试验机构对器械临床试验都相对谨慎,基本上都采取不承接的态势。前期,大家对一个“家庭用血糖仪”项目进行了近40家中心的筛选,结果不容乐观,只有3-4家的二、三线城市的机构愿意承接,中心筛选的严峻程度可见一斑。最近,根据总局相关部门近期在多种场合释放出的信号,目前总局正在研究讨论临床试验机构的最新认定方式,以前的机构资格认定制度将变更为备案制,也就是说医疗机构认为自己有能力承担临床试验项目的,可按照总局要求的文件进行资质备案,备案后总局在其官网上进行公布。申办者可根据总局公布的目录选择具有相应能力的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这种模式如果实施起来将会更高效的使临床试验机构资源得到合理应用,但监管机构对器械临床试验的日常监管和事后检查工作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从临床试验机构诞生之日起,业界希翼总局学习欧美不设机构认证的呼声就没有停止过;但就国内目前的现状而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依然在器械临床试验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次器械试验机构改革无论从认证还是到释放“备案”,这对于尚处于过渡期的器械临床试验来说,是否有助于降低中心选择的难度还有待观察。现在,谈及器械项目中心筛选也颇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
产品定位不清晰
药物的研发有一个清晰的开发思路,过程包括从化合物的筛选到临床前研究再到后续的I-IV期临床最后产品的上市。然而医疗器械的研发则有所不同。部分国内客户产品开发的目的不清晰,有为了开发而开发之嫌。有时候问及对照品的选择,他们也给不出明确的答案,因而导致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困难重重,试验前期的准备时间过长。更有甚者,由于试验用器械的适用范围不明确,导致试验方案的设计在诊断用还是治疗用方面争论不休,翻来覆去反复修改。另外,器械临床试验发起人可能产品线过于单一,往往对自己产品报以过高的希望,结果当临床试验达不到心理预期的效果时,于是对器械CRO报以怀疑的眼光。
频繁的法规变更
医疗器械项目种类繁多,涉及到的领域也千差万别,而可以借鉴的注册技术引导原则又非常有限。对于一个全新的产品或领域,大家在方案设计时可能面临无同类品种可循的尴尬,而临床试验结束后不排除新的注册技术引导原则的出台,导致前期方案不符合新的法规要求的注册风险。
Q:谢谢您作出如此详细的分析,那咱们面对这样的现状和困境,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A:随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要求的日益增高,大家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好应对。
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
无论是器械临床试验CRO还是器械临床试验注册申请人,大家均要摒弃过去那种认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国家监管不严、临床试验质量要求不高的观念。事实上,尽管CFDA以及各省局对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实施抽查的原则,但是对于被抽查到的临床试验,其核查要求之高超乎想象。同时,大家也要规避申办方过多的干预临床试验的情况,由于器械临床试验实施双盲设计存在难度,如果申办方参与到临床试验操作中来而可能人为的干预某些试验的结果(尤其是器械缺陷),很容易导致试验严重偏倚的发生。为此,大家必须注重器械临床试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溯源性,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正确地选择CRO企业
目前,器械临床试验市场份额为众多CRO瓜分(有以药物为主CRO和以器械试验为主的CRO), CRO中以价格取胜者有之、标榜有关系者有之、以质量为准绳者有之。器械临床有别于药物临床,器械临床试验无论是试验设计、实施以及注册均受法规影响巨大。为此,器械临床试验如果要选择CRO的话,我建议最好选择以器械为主的CRO来承接。因为器械CRO往往对必赢亚娱乐官网法规的把握比较到位,能够从试验的源头规避项目后续的注册发补问题,而药物临床试验CRO偏重于试验数据真实性核查方面,在法规方面的重视度不够。
Q:一方面是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一方面是要正确选择CRO企业,希翼这两大分析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能否请您谈谈器械临床试验的发展前景?
A:在我看来,器械临床试验的前景是广阔的。
首先,尽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领域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650令的颁布实施,“先注册后生产”的流程变革刺激了国内医疗企业研发的热情。在这种监管趋严和注册变难的大趋势中,大家欣喜地看到一些地方省直辖市局的监管改革,比如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8月11日颁布了《医疗器械快速审评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此通知从多方面优化和简化注册要求,成为这次省级医疗器械监管机构改革的先行者,同时北京局还推出了一项新的举措,与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合作,共同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级监管系统进行升级,实现分类分级数据的自动归类,并对相关企业监管等级动态评价,提升省局生产监管的效能和科学监管水平,以此来保障产品质量。这些变化可以让大家大胆畅想一下由此带来的积极的蝴蝶效应。北京局的变化会不会带动其它省局的变化,从而带给整个行业的变化?大家猜想如果北京局的改革能带给患者实惠,它必定会被广泛采纳和推广。
另外,一般药品的生命周期往往能有10-20年,有些甚至更长;而对于医疗器械来说,一般2-5年一个周期。这一代的产品有可能临床试验刚刚结束,下一代产品就已经推出。与药物临床试验相比也可以看出,器械临床试验起步晚、起点低,现在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以后发展空间会更大。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共有14151家,仍存在小而散的特点。目前真正上规模、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企业占比不到20%。医疗器械细分为43个门类、上万个品种。从高端的医疗诊断设备市场来看,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内,外资医疗诊断设备所占的比例非常高。全国的高端医疗诊断设备,外资占了90%以上的份额,为了打破“GPS(GE\Philips\Siemens)”等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市场独占的局面,今年来国家多个部门也释放了加快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的信号。另外,无论是药物和器械消费比(我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为1:10,而发达国家该比例已达到1:1),还是国家对于器械创新品种的支撑力度和国内外诸多研发巨头向器械领域转移的脚步都明确提示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临床试验领域将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Q:非常感谢辉哥为大家分享了如此深刻的体会和专业分析,本期《专家一席谈》就讲到这里了。如果大家还有问题需要和专家交流,欢迎留言评论,小编会精选出代表性的问题请专家为您解答。感谢大家收看本期《专家一席谈》,咱们下期再见。


下一篇:检验科要独立,这是真的吗?
常用查询
评审进度查询 | 医疗器械标准目录库 | 临床试验机构目录库 | 检测中心承检目录库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 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受检目录 | 国产必赢亚娱乐官网查询 | 进口必赢亚娱乐官网查询
专家解读
- 1欧盟第四版临床评价,您准备好了吗?
已经拿了CE证书的企业,看过来!2016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有关临...
- 2FDA新规影响可重复使用的33类医疗器
6月9日,FDA发布一则通告,对特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再处理使用...
- 3警惕医疗器械App造成的产品召回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已...
- 4【最新汇编】CFDA医疗器械退审数据
实时关注与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最新退审资讯,奥咨达为您梳理了2014年...
- 5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贯穿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整个过程,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达...
更多>>行业信息
- 欧盟第四版临床评价,您准备好了吗?
- 已经拿了CE证书的企业,看过来!2016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有关临床评价的更新引导文件MEDD...
- 最高法/检通过药品医械注册造假入刑司法说明!
- 各大检测中心免费检测汇总(持续更新中...)
- 2018年,医疗市场将现19个大变局!
- 医疗器械证照联办、一址多证的时代来临
- CFDA公布“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2
- 发改委政策发力 6大类医械将获重点支撑
- 【重磅推出】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文件数据库正
- 『大开眼界』国产彩超再获突破,首款语音识别超声系统
- 费森尤斯首家中国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开业
- 13部委发文:1000亿市场规模大爆发!这类医疗器械真的
